劑量面積乘積儀主要用于測量X射線或其他放射性物質的劑量分布,它能夠計算出患者在接受X射線檢查或治療過程中,所受到的輻射劑量與受照面積的乘積。基于對X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產生的物理信號進行探測和分析。當X射線穿過人體時,會與人體組織發生相互作用,部分能量被吸收或散射。通過特定的探測器,如電離室、半導體探測器等,來捕捉這些因X射線照射而產生的物理變化,進而將其轉化為可測量的電信號。通過對這些電信號的處理和分析,結合相關的物理模型和算法,得出劑量面積乘積的數值。這種測量方式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患者在一定時間內接受的X射線總能量與受照面積的綜合情況。
劑量面積乘積儀的應用場景:
-放射診斷:在X射線光片拍攝中,無論是常規的胸部、骨骼等部位的X光檢查,還是特殊體位或部位的檢查,劑量面積乘積儀都能實時監測并記錄每次檢查的劑量面積乘積值。這有助于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如年齡、體重、病情等,合理調整曝光參數,在保證影像質量的同時,盡量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。
-介入放射學:在進行血管造影、心臟介入等復雜的介入放射學操作時,由于手術時間較長、X射線照射角度和范圍不斷變化,患者受到的輻射劑量相對較高且難以準確預估。能夠持續監測整個手術過程中的劑量情況,為醫生提供實時的劑量反饋,以便及時調整操作策略,減少不必要的輻射暴露,保障患者的安全。
-能量響應的校準
-設置:準備不同能量的輻射源,這些輻射源的能量應覆蓋儀器聲稱能夠測量的輻射能量范圍。將依次放置在不同能量輻射源的測量位置上,確保儀器與輻射源的幾何位置關系一致。
-測量:分別用不同能量的輻射源照射劑量面積乘積儀,在每個能量點上,測量一定的劑量面積乘積值,并記錄測量結果。
-分析:比較不同能量下測量的劑量面積乘積值與標準值(或已知準確值)的差異。計算能量響應系數,即在不同能量下的測量值與某一參考能量下的測量值之比。檢查能量響應系數是否符合儀器的技術指標要求,若不符合,可能需要對儀器進行能量補償或調整。
-角響應的校準
-設置:將輻射源和劑量面積乘積儀放置在可準確調整角度的裝置上,使輻射源的射線束中心對準中心。調整輻射源與劑量面積乘積儀之間的角度,以不同的入射角照射儀器。
-測量:在不同的入射角下,測量相同的劑量面積乘積值,并記錄測量結果。入射角的變化范圍應覆蓋儀器可能遇到的各種使用情況,通常從0°到較大的角度,如±60°等。